三顶头巾吓人夜:狐狸洞里藏人脚,村民智斗法力妖
现在好像妹子们带着花头巾上街的不多了吧,一大哥告诉我,他小时候村里,这是很时......
现在好像很少见有人戴花头巾上街了吧,我一个大哥跟我说,他小时候村里这可是很流行的打扮呢。
后来想想,估计也不是什么人都买得起,就像前几年苹果手机,非得砸锅卖铁也要有个,可谁这么有钱啊,毕竟是奢侈品,看看就够了。
村里就有一家,男人种田种得特别好,改革开放那会儿种田是真的能改善生活,所以他媳妇就买了一条花头巾。
结果闹了笑话,那天花头巾洗完,第二天早上就不见了。
谁丢了东西心情能好呢,这大嫂子骂了一天。
男人听得受不了,下次赶集又给她买了一条。
可想而知,没过几天又丢了。
这可有点过分了,事情一传开,村里人都说这是在挑战底线,还觉得奇怪:谁这么缺德啊,偷了也不好戴出去啊。
最让村民关注的是,第三条花头巾也丢了。这次可得有人站出来,不然就没人觉得村里安全了。你说报警?警察叔叔估计也当个笑话。村民得自己想办法。
村里有个老陆头,年轻的时候在县里给人测字、算命,懂点这方面的事,会点小法术。尤其是找东西,以前四乡八镇的人都找他呢,解放后他当小学教员,后来又开始算命,每次算个一毛钱,赚点酒钱。
这次他没要钱,毕竟是村里的事,而且是触犯了众怒。
他算了一下,说东西在哪个方向,怎么找,大家就去按照他说的找。
十几个壮汉带着家伙就下去了。
说真的,还真找到了。在哪呢?在村外的一个小岗子里,大家都被吓了一跳,这不是个狐狸洞吗?
大白天,人还多,七手八脚地挖开了,狐狸没在家,几条头巾都堆在那儿,最奇怪的是都叠得整整齐齐。
回去和老陆头一说,老陆头脸色都变了,说这是得罪不得的。
晚上,村头传来狐狸的叫声,有些人偷偷摸摸地去看,一只大狐狸站起来走来走去,不是低头摸地,好像人在找东西似的。
小偷就是狐狸。而且还特别嚣张。偷了东西还敢回来找,简直是把村长不当回事。
为什么说是村长呢?村里做决定的,是正村长啊,所以这是他和狐狸的战斗。
挺泄气的是,别看村长(兼村委主任)是万事通,但他否定了村民提的用老鹰对付狐狸的建议——有个村民的亲戚是驯鹰的,借来试试——村长的主张是:给狐狸送点鸡、蛋、小鸡贿赂它,让它别来村里捣乱。
别说鸡们不同意,村民也觉得不靠谱。
果然,狐狸看透了村长的软弱,第二天就让村里一个小姑娘被它上了身,胡说八道,要村里给它建庙。
这就有点过分了,别说受贿不办事,还要求建庙?当时虽然不是文革了,村子谁敢这么干?就算敢,村民凑不出这笔钱啊。
赵匡胤也曾准备存钱,然后告诉大臣,存够一定数目,就去辽国赎回燕云十六州,不给钱就打回去,这笔钱就是军费。这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智慧。
村民真的凑了一笔钱,但不是用来建庙的,而是请来了一个道士。
要表扬一下村民的毅力,当时的环境,能请来道士,说明他们下了不少功夫。
专业人士毕竟和光会送鸡的村长不一样,他精挑细选了十几个小伙子,倒不在乎身体好不好,主要是要符合某个八字,当然,这些八字不一样,道士各取所需。
选完人,道士带队,来到了狐狸居住的地方——它已经不住在土岗下了,不是窝塌了嘛,换了个地方,具体在哪,道士也没说——把十几个小伙子按照方位安排好,告诉他们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许乱动。然后远远地绕着狐狸洞,摆了一条纸带,用白纸撕成条,用浆糊粘起来。
道士坐下打坐,谁也不敢出声。
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直到正午时,道士忽然站起,把背后的木剑一下插进土里。同时,狐狸洞中传出一声惨叫,道士跑到纸带边,掏出火柴点燃了。奇怪的是,狐狸洞里传出了一股焦臭味。
没五分钟,洞口伸出半只脚,把大家都吓坏了。
怎么呢?别看只有半只脚掌露出来,但是一看就清楚,这是一只人的脚,虽然毛茸茸的,一看就是个抠脚大汉。虽然不能伤人,但也不能随便丢弃啊,有人要过去,道士拦住了,什么都没说,眼看着纸带烧完,那只脚也停止了颤动。
这时候道士才叫人把洞刨开,得胆大的才敢干,不是怕狐狸,是怕死人,道士说没事,刨吧。
刨开,众人惊呼,哪有什么死人,就是那只大狐狸,好像被烤了几个月,身子都快干了。那只脚,就长在它身上,只有前半只是人脚,后半只还是狐狸的,整个身体都快被烤干了,唯有那前半只人脚没事。
道士说它这是要修炼人身(这是得道的必要条件),可惜畜生不通人道,稍微有点法力就敢去人间胡闹,让它练成了也得看天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