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坟挂满笼子,野田收尽黄鳝,阴狠捕法断子绝孙
黄鳝,淡水科鱼类,一般生活在水底,喜穴居。其肉质鲜嫩,营养丰富。正是因为这样......
黄鳝,淡水里的鱼,一般喜欢躲在水底,有点像个怕光的小家伙。这东西肉质特别嫩,营养也挺好,所以价格一直挺高的。要说起怎么抓黄鳝,那得说说我老家的方法。
抓黄鳝其实也没啥难的。我老家一般是用鳝鱼笼子或者钢丝钩。先说说笼子,笼子就是用竹篾编的筒子,长长的。以前啊,只需要把大蚯蚓,就是那种臭臭的、土腥味的蚯蚓,用竹篾串起来,再用稻草绑在笼子里,晚上放进黄鳝经常出没的水田或者堰塘里就行。
第二天一早去收,一般能捞到几条黄鳝。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。现在农药多,人也经常抓,野生的黄鳝越来越少了,经常一晚上放几十个笼子,啥也捞不着。
听说啊,除了用蚯蚓做诱饵,还有一种更厉害的,是人骨灰。不过这招太邪乎了,一般人都不敢用。用骨灰的田地,黄鳝以后可就别想再出现了,因为这招会把黄鳝的后代全打穷了。
正文:
我们老家有个香关的村子,周围是山,还有好多良田,村里人过得虽然不富裕,但也能填饱肚子。平时种地,夏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去抓鳝鱼,赚点钱花。
他们用的工具是祖传的鳝鱼笼子。我见过一个,贼细贼长,一头有个小口方便放鱼饵,另一头是竹刺,鳝鱼可以钻进去,但就出不来了,因为竹刺会合在一起,把出口堵死了。
鱼饵嘛,也一般都是蚯蚓。村里有个传说,说用骨灰做鱼饵,一个笼子就能捞尽方圆一亩地的黄鳝。
作为香关人,王二从小就听这个传说。以前没啥感觉,觉得是个故事,但看到别人越来越有钱,就开始琢磨起来了。
这些钱到底哪来的?他们也跟自己一样种地干活啊。难不成是……
知道“致富经”后,王二就没心思干别的了,白天睡觉,晚上背一挑鳝鱼笼子出去。果然,他家日子渐渐好起来了。
人就是看不得别人好,别人好他就嫉妒,于是村里就传言,王二是拿骨灰抓鳝鱼的。
这消息传到王二老父亲耳朵里,他当天就去儿子家:“二娃子,听人说你用骨灰抓鳝鱼啊?”
“爸,您别听他们瞎说,他们眼红。”
“不管真假,劝你一句,这事儿不能干,会损阴德,断子绝孙的。”
说完,王父叹口气走了。
当然,沉迷在小日子里的王二肯定听不进去。
有一天,王二又像平常一样,背着鳝鱼笼子出去。走不多远就看到一片肥田,他从小就在香关长大,但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田地,特别适合下鳝鱼。
王二高兴地放下鳝鱼笼子,卷起裤管就下了田。
第二天一大早,王二起来收笼子,结果数了一下,发现少了一个。
哪个忘了收?想了想也想不起来,是哪里忘了收。
一个鳝鱼笼子而已,他也没太在意。就这样,事情变得巧合了。每晚王二去抓鳝鱼,都能碰到一片肥沃的田地,第二天去收笼子,又少了一个。他怎么想也想不起来是哪里漏收的。
想起父亲对自己说的话,王二心里有点害怕了,但他不敢跟别人说,直到有一天,他给自己家祖坟上坟。
提着纸做的飘子,和香烛纸钱,王二老远就看到祖坟上挂着一串东西。是不是家里谁来过了?不可能啊,家里人上坟会不跟自己说?好奇的王二赶上前去看,结果差点没吓死。
系着代表他家的黄布带的鳝鱼笼子,跟飘子似的,挂了满满一坟头。
题外话:这当然不是高潮,高潮是后来,居然还真有人在王二家的祖坟里发现了一条水桶粗的黄鳝,像蛇一样盘踞在坟洞里,偶尔露出头来。
很多人听说后,都想去打黄鳝,但只要看过一眼就吓得屁滚尿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