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最小的恐龙
说起最小的恐龙,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大多是微盗龙(Microraptor),但它其实并不是体型最小的,只是比例上相当瘦长。真正要称得上“最小”,要看那只只有
说起最小的恐龙,脑海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名字大多是微盗龙(Microraptor),但它其实并不是体型最小的,只是比例上相当瘦长。真正要称得上“最小”,要看那只只有10厘米左右身长、体重只有几百克的小盗龙(Microraptor)。它的化石在中国辽宁的古生代沉积层中被发现,完整的羽毛标本让人惊叹——连这么微小的肉体都长着完整的翅膀,显然已经在空中玩转了一把。
相比较那只巨大的暴龙,小盗龙简直是个袖珍版的“恐龙玩具”。它的脑子相对来说是相当发达的,研究者推测它的视力和听力都很敏锐,可能在树枝间跳来跳去,捕食小昆虫或是蛛形纲动物。它的脚爪细长,指甲上还有锋利的爪子,虽然体型小,却一点儿也不逊色于大哥们的“捕猎本领”。更有意思的是,化石显示它的尾巴像一根平衡棒,帮它在空中飞行时保持稳定,甚至还能进行短距离的滑翔。
如果把目光再往前移一点,还会发现更小的贝氏小盗龙(Parvicursor)。这只恐龙的成年体长大约只有15厘米,体重只有一两百克,几乎和一只普通的鹦鹉差不多大。它的手臂和腿部都非常细长,指骨之间的空隙里甚至还能看到微小的羽毛痕迹。虽然化石残缺,但从已有的骨骼结构来看,它是一种非常轻盈的迅捷跑者,可能主要靠快速奔跑在草丛中避开天敌。
在恐龙的“大小排行榜”里,这几只微型恐龙的出现让人重新思考: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是巨大的怪兽,甚至在几千万年前的陆地上,微型恐龙早已占据了生态位的缝隙。它们的出现也提醒我们,恐龙的多样性远比想象的要丰富得多。每一次新化石的发掘,都像是给这幅史前画卷添上了一笔细腻的、却又不容忽视的颜色。要是有机会去看那块装满细小骨骼的岩石标本,真的会让人感觉自己像是走进了恐龙的微观世界。